昌吉州:“互聯網+農機”開啟智慧農業新格局
昌吉回族自治州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商品棉和工業加工番茄、釀酒葡萄生產基地。隨著農業機械化不斷發展,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衛星導航系統、飛防飛播無人機、大型智能采棉機等農機裝備在該州得到廣泛應用,配合互聯網的應用,農業變得“智慧”起來。
一個平臺管農機
農忙時節,在昌吉州田野上,現代化農機耕作傳出的隆隆聲與農民忙碌的身影,構成了一道亮麗風景線。
眼下,奇臺縣100多萬畝小麥陸續進入揚花灌漿期。5月29日,在西北灣鎮千畝麥田上,一架植保無人機飛過田間,所過之處,麥浪翻滾,細密的藥水成霧狀散開,均勻灑在葉片上。33歲的田玉新是這架無人機的主人和“飛手”,除了給自家300多畝地打藥施肥,他還給其他村民做飛防。2019年4月,他花7萬多元又買回了一架大疆新型植保無人機T16。田玉新算過賬,一架無人機一年可完成3萬余畝地作業,僅此一項,2019年可增加20多萬元收入。
昌吉州2018年農機裝備總量達到252萬千瓦,擁有各類拖拉機6.6萬臺,配套農具12.5萬臺(架),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5.5%,處于“全國領先、新疆一流”發展水平。2018年,昌吉州小麥、玉米、棉花全程機械化水平分別達到100%、100%和97%。
2018年,昌吉州啟動建設“智慧農機”信息平臺。打開手機APP,全州農機合作社的每一臺拖拉機在哪塊地里作業、拖拉機犁地的深度、作業面積等信息一目了然。該平臺通過安裝在拖拉機上的信息監測和發射系統,將分散在各地的農機連接到一個網絡系統平臺上,實現實時監測、統一調度、協調管理。現代科技為農機裝上智能芯,智慧農機向全產業鏈拓展,正改變著千百年來傳統農業的耕作方式,也描摹著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圖景。
為農業插上翅膀
2018年4月16日,《人民日報》以《無人駕駛 精準播種》為題,刊登了瑪納斯縣北五岔鎮三岔口村綠源農業合作社四臺衛星導航無人駕駛拖拉機在地里精準作業的新聞圖片,在全國引起廣泛關注。
北五岔鎮是種棉大鎮,種棉面積最多的年份達到12萬畝。2014年,三岔口村村民呂大海牽頭成立綠源農業合作社,起初加盟農戶只有三四戶,現在已經發展到50多戶。2017年,社員最低的收入也有近 20萬元。2018年,綠源合作社一次購買了10臺北斗終端系統。
“裝上了北斗終端系統,等于給農機安上了‘天眼’,真正實現了祖祖輩輩夢想的種地自動化。”呂大海蹲在地頭,手捻著深松的土壤,眼瞅著綠油油的棉田,面露喜色。
農機作業端的智慧化場景比比皆是,信息技術與農業“牽手”,給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帶來了深刻變革,為現代農業插上翅膀。
2019年春天,瑪納斯縣牧野天合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獻春購買了一臺價值610萬元的約翰迪爾CT690智能型采棉機。按照計劃,他2019年采棉的“主戰場”將轉移到南疆。而這一計劃與昌吉州農機合作服務聯盟的統一協調息息相關。
昌吉州農機合作服務聯盟理事長馬建飛介紹,聯盟是2018年6月成立的,目前聯盟成員合作社擁有各類農機具6000多臺套,農業機械呈現出大型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2019年,聯盟在穩定昌吉州農機作業面積的基礎上,還在南疆阿克蘇等地區確定了30萬畝作業面積。
節本增效明顯
6月7日,在昌吉市大西渠鎮新渠村一望無際的麥田里,一架農用植保無人機在作業。“無人植保機一分鐘就能完成一畝地的農藥噴灑工作。”新渠村村委會副主任志勒合什巴義·卡肯說,無人機噴灑相對于傳統人工噴灑來說,不僅可以節省農藥30%、節水90%,噴灑效率還是傳統人工作業的30倍。
魯振魁是奇臺縣大泉塔塔爾族鄉石門泉村種糧大戶,每年種植小麥600畝以上。2019年,他種的300畝春小麥使用了精量播種、種肥分離和等行距“云”播種技術。據測算,每畝地播種量預計節省3公斤左右。2019年,奇臺縣采用上述技術播種小麥、玉米50萬畝,為種植戶節約成本3500多萬元。
馬建飛介紹,衛星導航精準作業技術的推廣使土地利用率提高了3%,人工工資減少了20%,同時作業效率提高了30%。播種、田間管理、收獲環節作業質量的大幅度提高,使得節本增效十分明顯。
2019年,昌吉州緊緊圍繞農業重點產業發展,著力推進“互聯網+農機”模式,大力推廣棉花、番茄等農作物機械化作業技術和衛星導航精準作業等節本增效技術。目前,昌吉州建成高標準農機化示范區489.81萬畝。
昌吉州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郭懷安表示,2019年昌吉州將大力推廣衛星導航、精量播種、精準施肥、精確施藥、無人機飛防等節本增效技術。